岩溶地质作为我国典型的地质类型,是在地下水发育的地区,岩体受到地表水及地下水多时代共同的溶蚀作用,进而形成多种类型的岩溶地貌或形态(诸如:喀斯特地貌、沟槽、天坑、石林石笋、裂缝裂隙或溶腔溶洞等)。岩溶现象在我国发育范围广泛,包含西南片区及南方大部分地区,其中以川滇黔桂最为典型。随着我国基建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,愈来愈多的新建工程需在岩溶地区建设,故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探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。
不同岩层的地质时代不同,其可溶性也不同;另外,岩溶作用是一个漫长且断续的过程,在时间及空间上发育不均一。故造成岩溶地区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,其工程地质勘探技术亦具有综合化、多元化、复杂化及细节化等特点,需要因地制宜地选用最有效的技术方法。
目前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探技术按施工方法主要分为:测绘技术、钻探技术、物探技术等,分述如下。
(1)地质测绘:主要包括地表测绘和洞穴(地下溶蚀空腔空洞等)探查。通过工程测量及地质编绘的方式,结合地表和地下水文地质情况,勘探一定区域内的地表及地下水补给、径流、排泄方式及条件。
(2)工程钻探:利用钻孔设备探查一定区域内的地质情况(如:围岩特性、岩层产状、地下水位、隔水层、含水层、围岩透水性等)。并可采用原位测试或地质取芯检测的方法,得到更多更精准的岩土地质信息。
(3)地球物理勘探:物探技术即利用物体(岩石、水体等)的不同物理特性进行分别判断。现阶段岩溶地区常用的物探手段包括:重力法(静力触探)、自然电位法、探地雷达、电磁波CT、高密度电阻率法及视电阻率法等。
以上勘探技术方法均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,但亦各有一定局限性,要快速准确地完成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探,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方法,多种方法共同佐证和相互解释,最大限度提高工程地质勘探的准确度,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基础的地质资料。